城市建筑設計要多靠市場少靠市長

發布時間:2013-08-20      新聞來源:長江商報

   

30年,中國建筑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,特別是近10年,大體量、超高層的新特建筑在各個城市拔地而起。與此同時,也帶來了千城一面、千村一面的負效應。對此,在日前召開的首屆中國地產設計創新論壇上,一些建筑規劃師直言:我們的城市建設不是規劃師說了算,而是市長說了算。(819日《人民日報》)

資料顯示,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的摩天大樓總數已經超過200座,相當于美國現有同類大樓的總數。5年后,我國的摩天大樓總數將超過800座,達到現今美國總數的4倍。而這些建筑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案,或是歐陸風,或是迪拜版,缺乏城市的個性特征。城市要有特色,建筑設計要有地方文化個性,在認識上并不存在爭議?蔀槭裁闯鞘薪ㄖ内呁、丑陋化一方面被市民們冷嘲熱諷,一方面仍朝著無可逆轉的方向愈演愈烈呢?

這需要從兩方面去分析。一方面,從社會經濟根源來看,工業化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化價值取向及其巨大的誘惑力、影響力,打破了地域文化賴以生存的空間界限和文化界限,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助長了這種趨勢。近年來,建筑設計出現的全球化地球村,就是對這種現象的詮釋。

另一方面,從決策者和設計者關系的角度來看,對城市建筑設計方案有最終拍板權的,往往是行政權力的象征——市長,而并非市場力量的代表——建筑設計師。不可否認,現在一些地方領導為了追求政績效應、面子工程,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城市的文化積淀與個性風格,熱衷模仿國際大都市的設計模式,搞所謂的大、高、全,抹煞了建筑師個性和理想的張揚。

據統計,去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已達到52.57%。在加速發展的進程中,平庸甚至丑陋的建筑設計正變成城市魅力的敵人,千城一面、千村一面導致城市魅力盡失。對此現象,兩院院士、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先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,個性缺失是當前城市建筑規劃建設中的最大弊端。只有突出了個性和特色,我們的世界、我們的文化、我們的生活才會生機勃勃、豐富多彩。

千城一面的背后是千城一法。目前,我國僅有一部城市規劃法,而且這部法規側重于規范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,對城市建筑設計基本沒有提及,地方性法規也鮮有這方面的規定。所以,要使市長在城市建筑設計中先當學生后當先生,首先需要依法界定市長和市場在其中各自的權力義務與法律責任,讓市長權力歸位,讓市場發揮作用。

城市建筑設計多靠市場少靠市長,更需要建筑設計師們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、過硬的業務功底和強烈的社會責任。面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,建筑設計師應當捫心自問:究竟應該如何規劃城市建筑,才能讓我們的城市不會成為經濟快速發展的犧牲品,從而以自己獨特的建筑魅力笑傲歷史,成為子孫后代永遠的驕傲。


 

打印】    【關閉
分享到: 分享到qq空間 qq空間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網人人網 豆瓣網 MSN 騰訊微博
技術電話:0755-86153989  銷售電話:0755-86153509 客服信箱:tmjob88@tmjob88.com
日韩伦理中文字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