廈門可借鑒美國建設“海綿城市”

發布時間:2013-10-28      新聞來源:中國建筑報道網

   

  今年,廈門多次遭遇特大暴雨襲擊,不但“全城看海”,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。城市建設應該怎樣調整,才能有效應對暴雨洪水?昨日在廈門召開的極端暴雨事件和防洪減災國際學術研討會上,國際著名水文氣象專家林炳章教授建議,廈門可借鑒美國經驗,建設一座“海綿城市”。

  林炳章是廈門人,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氣象學院院長、應用水文氣象研究院院長、教授、博導。他還是美國防洪標準制定、防洪區域規劃研究的一位主要領軍人和承擔者。

  林炳章從小在廈門長大,1963年才離開廈門,他還記得,1958年廈門也遭遇過罕見的特大暴雨,但城市受淹并不像今年這樣嚴重。

  為什么會這樣?他認為,一個重要原因是城市發展太快,原本可以讓雨水滲透的草地、水溝,全部被硬化,變成了馬路、停車場,雨水滲不下去,就造成了積水。

  和上世紀相比,現在雨水匯流的速度也比以前更快,因為都市密度大,熱氣徘徊在城市上空形成熱島效應,水汽也集中在城市上方,會帶來比周邊更多的降水。

  對于這個問題,林炳章提出,廈門在發展的同時,應注意與大自然的協調,注意保護環境,建小區要考慮積水在當地消化,不要把水放到外面去,“海綿城市”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。

  林炳章介紹,“海綿城市”的理念,在美國丹佛已經實踐得非常成功,就是在城市的小區里布置若干地塊,用吸水材料建設,作為“海綿體”,平時是市民的休閑公園,暴雨的時候就作為蓄水的地方,這樣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,避免匯集到一起形成洪水。


 

打印】    【關閉
分享到: 分享到qq空間 qq空間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網人人網 豆瓣網 MSN 騰訊微博
技術電話:0755-86153989  銷售電話:0755-86153509 客服信箱:tmjob88@tmjob88.com
日韩伦理中文字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