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極地區工程監理的特殊性及注重點
發布時間:2013-06-25 新聞來源:一覽監理英才網
1 南極工程監理概況
1.1 工程監理的采用。我國從1988年起,在建設領域實行了建設工程監理制度,這項制度已納入國家法規。南極這個特殊地區,自我國1985年建站以來,以往的建筑,結構較為簡單,故沒有采用工程建設監理。隨著國家“十五”建設的步伐,我國加快了南極的極地建設。南極極地工程的結構及施工較為復雜,雖然工程量較小,但牽涉到建筑的所有行業,新的站區猶如一個小鎮,為了確保施工的質量,國家在南極的工程中,采用了工程監理。
1.2 南極站區概況。我國現在南極地區設有三個極地考察站:長城站、中山站和昆侖站。昆侖站建在海拔超過4000m高的南極“冰穹A”上,屬無人監管的“冰級”“寒極”站點,是本次新建的站。長城站和中山站是老站點,屬常年有人監管的站區,其老建筑還可提供少量的居住條件給建設者。長城站、中山站地處常年6級以上的大風不斷,只有冬夏兩季的南極。短短3個月的夏季,是施工的黃金期,氣溫在0℃~-5℃。長城站和中山站之間的距離有5000余km,長城站空氣濕度大,地表0.8m以下,屬粗顆粒碎石類土,基礎座落在多年凍土中,為不融沉和不凍脹土,而中山站空氣干燥,地表下地質屬基巖。
1.3 工程概況。南極工程主體結構基本采用鋼結構。昆侖站建筑由國內加工并預裝,再運輸到南極組裝,站區施工不派現場監理。長城站、中山站的建筑群是兩站的改建項目。共計大小建筑17個。中山站的基礎工程采用微型管樁;長城站的基礎采用預制混凝土獨立基礎。
2 南極工程監理的特殊點。在國內,工程監理行業已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行業,可南極的工程監理卻有其特殊點,很多做法存在著不確定性。需要監理根據工程遠離祖國大陸和特殊的地理環境,來發揮監理在工程進度、質量控制管理的特長,體現監理在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,克服南極特殊地區及環境給工程監理帶來的困難,努力完成南極監理的光榮使命。
2.1 監理工作無經驗可借鑒。我國的南極工程建設,采用工程監理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回,所以沒有經驗可以借鑒。監理要對特殊情況下產生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,就必須做好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。監理公司要根據施工圖紙及南極的特殊地理條件,認真分析監理的要點所在,提前向監理工程師進行交底。同時,要準備好去南極工作的各種監理工具,把能夠在國內解決和想到的問題,盡可能地提出來和解決。受南極生活、居住條件的約束,每個站點派只允許派一名監理人員,監理公司應派遣有豐富經驗的監理工程師前往。去南極的監理工程師要一個人兼多個工種的監理,同時要有很強的組織協調和獨立處理問題、資料管理等工作能力。如有可能,應派遣監理工作5年以上、總監代表以上的監理工程師。為了解決監理工程師專業知識不全面的問題,監理公司對擬派往南極的監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。派往南極的監理人員要在國內熟悉結構、土建、設備、水電等圖紙,有問題及時請教,確保到了南極能滿足現場的監理工作要求。
2.2 大跨度的地域施工。南極的建筑工程分為國內和極地兩大部分。材料準備及主體鋼結構預制、預拼裝在國內進行施工,建筑施工卻在萬里之外的南極大陸,而且建筑的南極站點也相距數千公里。運往南極的建筑材料及加工時間,受地理條件的約束,國內加工工期十分緊張。為了贏得運輸的時間節點,工程采用了多家單位施工、多個地點加工的方式。由于這個特點,給監理單位從管理上帶來了不便。在國內部分,南極工程會有多家施工單位及多個施工工種參加,而且各單位的所在地點分散,組織協調起來比較困難。無論是開設計交底會議,還是工地例會、專題會議,由監理出面通知,短時間內監理無法做到各家單位默契配合。這將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。因此監理應積極與甲方溝通,凡是多方參加的會議,都由甲方來通知。國內的工程工地例會,應跟甲方協商確定。由于工地零散,在甲方的同意下,會議的形式可以因地制宜,不拘于每周定時召開;需全部施工單位到場開會的,監理通報甲方,由甲方通知開會。這樣可確保工程的各項指令及信息暢通。國內的預制、預拼裝工作,雖然在北京、天津、蘇州、無錫、浙江進行,但監理單位不能因工程鋪開的點和面多且大,只考慮監理的成本而放松了對工程的監督管理,而是應該加強各方的協調,分清工程的重點和要點,精心組織對工程的檢查驗收。為了加深去極地站工作的監理人員對工程的了解,每個預制點的工程驗收時,去極地站工作的監理人員都應到場。這使得監理的工作更有連續性和針對性,同時也了解、掌握了器材及安裝等重點工作的施工程序。我國的南極中山站、長城站、昆侖站之間的距離,最近的也在1000km以上,各站的氣候特點也不一樣。因此監理對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需有變化。長城站濕度大,中山站干燥,昆侖站溫度低,各個站點的地貌也不一樣,在地基處理上也會產生不一樣。監理要根據南極的這種特點,分析各站施工可能產生的問題,把能想到的盡可能羅列出來,向南極工作的監理工程師逐一交代,使現場監理做到心中有數,克服南極地理環境對監理工作帶來的困難。南極建筑的所有工程材料,需由雪龍號科考船經過1萬多km的長途運輸,輸送到南極的中山站、長城站。這與國內建筑的工程材料供給方式有著很大的差別。國內工程可以隨著進度施工材料陸續進場,監理按規范要求,隨時查驗;而南極工程的建筑材料,卻需一次性運到南極,故監理對材料的監管難度非常大。在這項工作的實際操作中,監理應做好三件事:一是核對圖紙中有特殊要求的材料,如特殊的鋼材、板材、特殊的門窗材料、設備及預制構件等,確保關鍵材料使用的正確性和質量合格。二是提前核對施工單位上報需帶往南極的工程材料,并替施工方著想,提出監理認為施工還需帶的材料及設備、工具,要求施工單位,提前報審應該申報的工程材料、資料和樣品,盡可能做到運往南極的工程材料不欠缺,品種、規格和質量要進行實物核查,否則,可能會影響南極短暫的施工工期及材料達不到設計、質量要求,而無法更換的后果。三是所有工程材料都需用船長途運輸,監理還需關心材料的包裝保護、裝船前裝箱內的工程材料核對,是否是原定的合格材料及數量。這些可能是國內監理不需考慮的問題,南極工程的監理需認真做好。在具體的監理過程中,要對工程大型構件的漆膜保護、吊裝節點、防止受壓變形的部位,向施工單位進行交底,并在裝船前進行檢查,對裝箱的材料,要核對產品的數量、產品檢驗合格證明,對易燃的物品,要防止混放易產生靜電的物質。裝箱完成后,監理需監督封箱,防止再變換物品、材料,確保工程材料在運輸過程中不損壞、不影響運輸安全。南極每年的室外施工,最多只有2~3個月,所以一個規劃施工周期往往需要數年。受現場的條件約束,監理在南極的時間會出現斷續,特殊地區監理也無法到達。為保證工程監理管理的連續性,監理應經常與現場施工及現場的甲方代表多聯系,了解一線的工程情況,提供屬于監理的工作及服務,并協助做好現場需要國內支持、保證的工作。
在南極工程現場,由于施工欠缺資料員和工作緊張,對施工的工程資料及時和妥善保存比較困難,F在通信工程已完成,監理為改善報驗資料,可強調采用電子版在網絡上進行簽署、保存;待回國后再打印成冊,既保證了資料完善不缺,也減少了由南極運回資料的沉重和風險。4結語在南極工程施工中,監理需要做一些本不屬于監理本職的工作,但這些工作確實不能少。因此監理不能教條主義,一切要以人為本,科學地操作和管理?偨Y和完善南極建筑施工監理的經驗及措施,為將來的特殊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